天津市軍瑞鍍鋅廠(普通合伙)
//www.ilkif.com/鋁合金壓鑄件電鍍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工藝,但要達到100%的成品率幾乎很難找到,當然包括壓鑄、拋光等毛坯的缺陷,所以在這里我和大家談談關于鋁合金電鍍的幾點體會,與大家一起交流。
一、掛具
對于鋁合金電鍍來講,掛具是先決條件,特別是大件,必須要保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,以保證導電良好,不要用鍍過銅的掛具,因為金屬銅在除垢液中發生化學溶解而污染除垢液,鋁件在被銅污染的除垢液會產生麻點和起泡。
二、堿蝕
在保障去油、去蠟清洗干凈的前提下,對于型材鋁合金來說,堿蝕的濃度、溫度、時間控制至關重要,由于鋁在氫氧化鈉中優先溶解,易發生過度腐蝕和堿蝕不勻現象,特別要控制好堿蝕后到水洗的空置時間。所以說這就是鋁合金很難成為自動生產線的真正原因之一。
三、酸蝕(除垢)
由于鋁合金是由銅、鐵、鎂、硅等成份組成,通常不與堿液發生反應,所以必須通過酸蝕(除垢)工藝除掉這些氧化物,使表面裸露出潔凈金屬基體。酸蝕(除垢)液首先絕對不允許有大量的水分帶入,否則很難控制產品質量,一定要控制溫度、濃度和時間這三個要素。
首先是溫度,宜控制在25℃左右,過低應適當延長除垢時間,過高則應縮短時間,夏季往往是鋁合金起泡的高發期,所以在夏天一定要有冷凍降溫設備。
其次是濃度,一般分別以50%磷酸、25%硝酸、0-5%氫氟酸和20-25%除垢劑按體積比例混合,嚴禁不加水。
最后是時間,型材鋁除垢時間適當長些,宜控制在2-3分鐘,而壓鑄鋁宜控制在0.5-1分鐘。
對于含鎂較高的鋁合金在除垢之前必須以下工藝,才能獲得結合力良好的鍍層。以下浸蝕工藝為:硫酸15%vol,時間2-5分鐘,溫度80℃。以下除垢工藝為:硝酸50%,溫度15-25℃,時間1-2分鐘,再沉鋅。
四、沉鋅
鋁合金件必須浸鍍過渡金屬層,例浸鋅、錫、鎳金屬,才能獲得結合力良好的鍍層,目前大多應用于大量生產的以沉鋅為多,以二次沉鋅工藝占主導,沉鋅一般由市售、自配各占半壁江山,自配的以傳統鋅酸絡合鹽為基礎,再加入鐵、鎳、銅與有機絡合劑,即成了四元合金沉鋅液,自配成本相應較低些,沉鋅液的維護與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沉鋅液溫度:沉鋅最好維持15-25℃之間,過高由于鋅等金屬置換過快,等到灰黑疏松、粗糙,甚至海綿狀的置換層,這種鋅置換層結合力很差。而溫度較低時,沉鋅液反應比較溫和,鋅等合金析出量少,鋅等合金置換層均勻致密,耐蝕性能和基體的結合力大有提高,所以很多廠家總抱怨夏天鋁件總愛起泡,其實鋁合金電鍍,夏天冷凍機是不可缺少的設備。
沉鋅時間:沉鋅時間與沉鋅液溫度、濃度成反比(特別是金屬離子的濃度),在沉鋅液溫度15-25℃,濃度20οBe’時,沉鋅時間第一次1分鐘左右,第二次30秒之間,過長會變得粗糙多孔,致密性、均勻性降低,影響后續工序。
嚴格控制好沉鋅的濃度,特別是堿與鋅的綜合比一般NaOH與Zn最佳比值為10-12:1。當堿與鋅比值過高時,置換出的鋅合金結晶細致,但在鋁合金表面沉積速度緩慢,對鋁表面溶解速度加快,電鍍后易產生麻點,當NaOH對Zn比值過低時,在沉鋅液中浸3-5秒,就會置換灰黑色的鋅合金屬,這種置換層粗糙多孔,致密性差,電鍍中途就會發現起泡,一般小型電鍍廠沉鋅液是市售的,沒有分析條件,濃度完全靠婆美表測定,據本人經驗得出,低于15οBe’,有的會出現起泡現象,高于25οBe’,溶液粘度大帶出損耗大,應縮減沉鋅時間,當然應考慮沉鋅液老化程度,比如,鋁在沉鋅液中會有溶解,隨其鋁溶解量的增加,溶液婆美度也隨之上升,所以會產生誤區,如果帶出量很少的話,應及時更換部分老液,適當補充新液。
五、脫鋅
關于脫鋅,通過各種實驗證明,毋庸置疑不管型材鋁還是壓鑄鋁,電鍍后結合力二次沉鋅總要比一次沉鋅好。常用的方法用1:1的硝酸脫鋅,注意;用硝酸脫鋅,當工作液有明顯呈蘭色或鋁表面掛灰明顯增加并有粗糙感覺時,建議更換。
六、預鍍層
鋁合金電鍍必須要求有一層結晶細致,厚度均勻,無孔隙的過渡鍍層,避免在電鍍酸銅被腐蝕而起泡。
2009年3月鮑承平和楊華祥兩位老師發表的HEDP無氰鍍銅工藝,取代了鋁合金通常用昂貴的預鍍鎳工藝,這是鋁合金電鍍的一次革命,值得推廣。
預鍍鎳
由于目前鋁合金普遍采用瓦特鍍鎳液為基礎的預鍍鎳工藝,作為過渡層,所以一向被人們所接受。但其最大的缺點就是:鍍液易被鋁、鋅、鐵等金屬雜質所污染,經常需要電解或化學方法予以凈化,才能保證預鍍層的質量。
中性鎳:由于中性鎳PH值近中性,對工件腐蝕很少,即使少量Zn溶解,因檸檬酸會隱蔽Zn2+,不影響鍍層。
上一篇: 下一篇:
電鍍鋅鎳合金行業亟待科技的新研發發布日期:2017-07-21 13:53 【關閉】摘要:電鍍鋅鎳合金的發展方向要在品質至上的前提下,參照環保問題日益突出和受到重視的當今社會現狀。電鍍鋅鎳合金行業進步并不斷發展 電...
查看詳情